那年,在牯嶺街訪問羅喬偉

按:2010年,我們到牯嶺街參展,遇上羅喬偉。以下採訪可一不可再,貼在網上。懷念。

照片轉自羅喬偉facebook

問:以往你一直有參與牯嶺街展,今次你的攤位有什麼主題?

羅: 「3 years 30 limited」是我們歷經三年累積,挑選出三十本好刊物、好個人誌、好攝影集,真心推薦、獨具意義的三週年紀念企劃。會選此為主題除了與大家分享我們對書的熱情之外,同時亦希望可以讓大家感受到我們選書的觀點及用心。

問: 在牯嶺街展的經驗裡,有什麼讀者令你印象深刻的?可否舉一二例?

羅: 巧遇學生時代的友人,特地跑來我們的書攤參觀,最後發現居然是久違的朋友而嚇了一大跳。一度還對我們說:我從以前就因為收看你們的介紹認識了很多好書,覺得好開心。

還有許多人都是來一窺真面目的,常常聽到:我是特地過來看下北沢世代的,這次總算見到本人了。

問: 你對主辦單位的「三輪車」安排有何看法?

羅: 起初聽到覺得有點不知所措,滿腦子只想著如何美化三輪車。但隨著討論過程進行與深入思考後,反而開始慢慢產生認同。三輪車這種形式,既非正式書攤,也不是桌子,展示在攤位裡,感覺也反應出獨立書店的城市存在現狀與姿態。好像隨時都可以自由離開到處移動流浪,停下來又成為一個具有獨立特色的小舖。

問: 除了參與這種文化活動外,還會參與/舉辦哪些活動?

羅: 舉辦各種不同類型的視覺藝術展…有些是與攝影相關,有些是與繪畫相關,最另類的是曾經辦過一次塗鴉展。目前正致力推動一場匯集全世界的個人雜誌展。

關於心路歷程

問: 哈,在網上較難找到你的個人簡介。如果要你寫,你會怎樣寫?

羅: 哈我不過是個普通讀者罷了,從小到大的興趣就是書,從事的也多半是相關行業。經營一家獨立書店是我的理想,多虧了家人與女友的包容與支持,才得以逐步實現。

問:香港文化界所認識的羅喬偉,是與許多外國雜誌有聯繫的中介者。你怎麼為自己在台灣出版方面的定位?

羅: 應該說是獨立精神聯繫的中介者,與地下、自由的次文化進行連結,納入文學、攝影、設計、藝術等我個人偏愛的事物,我給自己的定位是一個雜食的文化工作者,不止限於出版。

關於工作

問: 像你這種身份(獨立出版/正職雜誌社)的文化人,在台灣普遍嗎?

羅: 漸漸的愈來愈多,似乎有成為一股潮流的趨勢,代表了有愈來愈多人希望掙脫社會常規,在溫飽之餘也企圖展開一段小小革命,扮演吹響號角的那個自我。

問: 你長期在雜誌社工作,並與友創辦兩人出品。可否談談在台灣雜誌工作與獨立出版的最大區別?

羅: 我認為最大的差異點在於體制與資源,這是曾在大出版社工作我的心得。舉例來說,由於商業市場上的競爭激烈,很難允許你有時間磨亮一個點子,造成熱情很快就會被損耗殆盡,然而獨立出版卻沒有這類問題,但資源則相對匱乏。

問: 去年你曾引進香港獨立出版的雜誌到台灣,協力聯繫各方(有沒有舉辦活動?),在你看來,這種引進方式有沒有文化交流上的意義?

羅: 哈,原本預定舉辦的交流活動,雖因主事者與贊助商認知層次上的歧異告吹,但這本攝影誌在台仍引起不少讀者迴響,即便關注的是香港本土議題,依然有特定的閱覽社群。

問: 中國大陸過往偏向嚴肅且較沉悶的文學/文化雜誌,近年卻有不少改變,個別書評刊物更有國外雜誌的影子。這種發展對整個華文世界的出版影響大嗎?

羅:近幾年我所認識的新一代雜誌編輯,大部份都是三十歲上下的八O後,他們無畏地將獨立精神注入城市讀物當中,認真傾聽屬於我們這世代的語言聲音,借用他們年輕的經驗來描繪他們所認知的世界,我個人認為這是很了不起的,對華文出版來說多少起了一定程度的影響。

對「那年,在牯嶺街訪問羅喬偉」的一則回應

發表留言